close

——高台鳴琴 菊圃流芳

高叔祥(1750—1806),字業瑞,號菊圃,清朝乾、嘉年間鄧州人。宦跡遍及閩、台等地,勤政愛民,政聲卓著,曾任台灣地區最高行政長官——嘉慶年間台灣第4任知府。在今天的鄧州市桑莊鎮尹集村還有高氏祖塋——“進士陵園”,為鄧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家族顯貴 百年四代五進士

高叔祥,乾隆十五年(1750)九月十三日,出生於鄧州市桑莊鎮尹集村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)年考中進士。歷任廣東海澄、福建龍溪和詔安縣令,廈門同治、漳州知州、建寧知府、台灣知府等職。

其父高名世(字際五,號思庵),清乾隆三十六年(1697)丁丑科進士,曾任安徽省祁門縣令。

高叔祥育有六子,次子高殿舉為舉人,曾任江西永豐令。道光十八年(1833),高殿舉兒子高振宛、高振洛中同榜進士。高振宛曾任山西潞安府知府,高振洛曾任雲南廣南府知府。高振宛兒子高寅生,中光緒二年(1876)進士,授兵部主政改戶部員外郎。高氏家族“一門五進士”的美譽即來自於此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據文史專家許滿貴先生考證,歷史上的南陽共考中進士100名,其中鄧州66名。自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至光緒二年(1876),高氏家族一門五進士、七舉人,尹集村被譽為“百年四代進士村”。據民國《重修鄧縣誌?文征篇》記載,清同治十一年(1873)四月十七日,同治皇帝一日下發四道聖旨(誥命),賜封高氏家族男、女爵位俸祿計十五人,褒獎高氏家族的突出貢獻。

高氏家族一枝獨秀,承蒙朝廷恩崇,備極殊榮,在鄧州史無前例。可以說,高氏家族獨特的文化景觀,也為厚重鄧州的文化積澱,培植了深厚的沃土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任職福建 攀轅泣留父老心

高叔祥家學淵源,自幼寒窗苦讀,博覽群書,少年英氣,才華橫溢,三十而立考中舉人,34歲中得進士。嘉慶六年(1795)初任廣東海澄縣令,不久赴福建候補職缺,曾任龍溪縣錦江書院講席(師長的尊稱),還常去請教於福建漳浦籍清初名相、《四庫全書》總編纂人之一蔡新(號葛山)門下。

四年後去福建詔安任職,政績卓著,人民稱揚。詔安地處福建南端,與廣東接壤,地處海灣,歷來為陸海商賈要津。海寇出沒無常,民眾逞勇鬥狠,“兵刃填途,豺狼塞道”,“富者不得安其食,弱者不敢出其謀”,社會風氣敗壞,官員們視詔安做官為“畏途”。

但高叔祥“下車伊始”,即對內警示家人僕從,遵紀守法嚴於律己,對外新頒法規律令,整飭社會民生秩序;同時,嚴懲地方官吏貪腐受賄,嚴加緝捕不法分子。其秉持“冰清玉潔,雷厲風行”之作風,“除弊興利”,“蒞任才三月耳,而風移俗易,頌聲載道”,“盜弭會息,鬥風亦止”。在審判案件中,他果斷嚴明、寬嚴互濟。到任僅幾個月,就處理完結數十件人命訴訟,擒獲犯人百餘人,“政平訟理”,“道路四通,百姓親睦”。同時,他積極恢複科舉制度,選拔優秀人才,社風民風煥然一新,生產生活井然有序。

不久,高叔祥補授武平縣令。行將卸任,詔安“百姓不謀而集者數千人”,“焚香籲天,攀轅泣留”(拉住車轅灑淚挽留)高叔祥。百姓聯名向省巡撫請求調回高叔祥,省撫大吏體察民意,便以“人地相宜”緣由,奏請皇帝同意高叔祥與新任詔安令對調。回詔安“蒞任之日,百姓歡忻鼓舞,真如湖舫、蘇堤,喜說端明再至矣”。

嘉慶八年(1803),高叔祥因擒獲九名日本海洋巨寇,再建奇功,擢升知州,擬任廈門同知(知府的副職)。詔安百姓肩挑手提稻米、地瓜幹、竹筍等地方特產作為禮物相送,他一一謝絕。百姓又請畫師繪《攀轅圖》相贈,並唱《攀轅歌》為高叔祥送行,歌頌他任職詔安期間的懿行卓績。《攀轅歌》曰:

公無去,公去民即苦,小人住窮鄉,入城怕差卒。公無去,公去路難行,一日無此君,途見有狼虎。公無去,公去誰我顧,世仇公可解,含怨公可訴。公無去,公去太急促,桃李滿城花,欣欣代吹噓。公且住,公住民心舒,君既不可留,萬民心酸楚。

當年百姓惠贈高叔祥的《攀轅圖》已經散佚,但流傳至今的卻有一幅沈心海繪製的《遺愛攀轅圖》,再現了官民相親的魚水情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治理台海 經年惠政化鳴琴

嘉慶年間,廈門沿海活躍著一支以蔡牽為首的海盜團夥,他擁兵自重,人稱“鎮海威武王”。勢力橫跨浙、粵、閩三地,縱橫東南海疆無人能擋。

高叔祥機智謀劃,調兵遣將,發動民眾,“堵防海口,搜捕周密,凡察吏民,無所不至”。有力打壓了海盜集團的生存空間。因其政績“卓異”,嘉慶十年(1805),高叔祥擢任漳州知府。同年九月,又補任建寧知府。蔡牽等盜賊、流寇趁機流竄台灣,禍害一方,“民不聊生”。時任閩浙水師李長庚、福建水師副將王得祿聯名上書皇帝,舉薦高叔祥為台灣知府,嘉慶皇帝欣然嘉許,於嘉慶十一年(1806年)二月,任命高叔祥為台灣府知府。

台灣和老家鄧州相隔數千裡,雲水遙迢。高叔祥念其老母年邁,命其眷屬護送母親回鄧州養老。他於嘉慶十一年(1806)四月,攜次子高殿舉赴台灣就職。據《高叔祥功德碑》載,高叔祥抵台後,“招募遊民,墾荒辟野,興修水利,疏通河道”;並將大陸綠豆、芝麻、煙葉等良種引入台灣種植。他倡導漢人與高山族通婚,率先將女兒嫁於花蓮縣土著、一位酋長之子達羅統糾為妻;他救濟孤寡、扶助老弱病殘,同時組建高山族義勇軍,剿滅餘黨、防範海匪、抗擊倭寇、緝拿盜賊,穩定社會民生秩序。

連年廢寢忘食,鞠躬盡瘁,終致高叔祥積勞成疾,嘉慶十一年(1806)七月二十七日,高叔祥猝然病逝於台府官邸,享年56歲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高叔祥任職粵、閩、台共13載,居官清廉,英名垂裕兩岸,高叔祥去世的噩耗傳出,海峽兩岸民眾痛哭哀悼。台灣民眾感念其治理台灣的善政惠澤,在台灣為其修建衣冠塚,年年奉祀。星宿隕落,九州悲慟;遊子魂歸,葉落歸根,次子高殿舉護送父親的靈柩歸葬鄧州高氏祖塋。靈柩路過高叔祥曾經履職的廈門、漳州等地,數萬百姓“流連不忍去,相與垂淚別”。

“鳴琴而治”的典故出自《呂氏春秋·察賢》,孔子學生宓子賤“鳴琴而治”單父縣(今山東單縣南)。後用“鳴琴而治”指以禮樂教化人民,達到“政簡刑清”的統治效果,常用做稱頌詠官吏善於管理。高叔祥在台灣海峽兩岸的“鳴琴而治”之實踐,對於千載之後的治國理政,仍然具有可資借鑒的價值和啟示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詩書傳家 懿行卓績垂古今

高叔祥不只仕途通達,而且文採風流,他著有《秋芳集》、《臥吟詩》、《惜玉黃花集》等並傳世,其中《秋芳集》現保存於鄧州市圖書館。民眾惠贈的《攀轅圖》、同治年“四道聖旨”皆散佚無所尋。

高叔祥出仕之前,居家等候任命時,曾“家居授徒,以倡明絕學為己任”,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他在河北留古寺開設學館(龍溪書屋)講學,考中舉人後,又掌教鄧州“春風書院”(花洲書院)講席。其間,整理編撰高氏族譜《鄧州高氏志》,隨職攜帶,“法外施仁,沒齒難忘”。

“高叔祥神道碑”現被移於鄧州花洲書院保護,具有重要的文化、歷史、書法等研究價值。1981年,高叔祥《功德碑》、《神道碑》拓片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。由高振洛勒石、高振宛書丹的“高氏列祖神道碑”,現在矗立在構林鎮高窪村村口。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三朝元老劉統勳(劉墉之父)親筆題寫“進士第”匾額,懸掛於高氏宅院門楣。同為乾隆年間進士的清翰林編修蔣祥樨著《高菊圃太守家傳》,對高叔祥評價極高:“先生之才之大,而又勇於任事,罔恤身家,能使閩人之愛戴如愛慈父母焉”;“今觀先生懿行卓績若此,既知聲施不朽……”鄧州籍進士王士仁撰“高叔祥神道碑記”,贊先生之“盛德”,謂高叔祥“兩有三真”:有“台鼎節鉞之望”、是有真學問、真經濟(經綸雷雨普濟蒼生)、真志節的“士君子”。

高氏家族根脈深厚,瓜綿椒衍,開枝散葉,英才輩出。民國時期鄧州士紳高天一之子高應篤(字滋心,號紫星),河南大學預科、政治大學第二期行政系畢業。曾任民國河南省政府委員、省政府民政廳廳長,後赴台灣任“內政部”民政司司長、常務次長、政務次長等職,著述有《地方自治學》、《內政春秋》等。

鄧州城高氏家族宅院位於新華中路縣后街(老縣衙後,今婦幼保健院附近),高氏後人奉旨在高宅建造“鄉賢祠”,以祀奉德行卓然、遺澤鄧州的名宦鄉賢。

鄧州市地方誌辦公室馬玉平整理出版的民國《重修鄧縣誌》收錄的“鄉賢祠”祭文,亦可作為民眾對高菊圃公的最高致敬和紀念。

祭文曰:

惟靈文武憲邦,公忠體國。當皇朝之肇造,心膂攸司;值列聖之丕承,股肱作輔。明良合德,奮庸而庶績鹹熙;中外宣猷,敷澤而兆民永賴。洵書廊廟之碩望,允宜俎豆以明禋。考績紀勳,崇報貽垂於令典;陳牲奠幣,馨香祇薦於歲時。尚饗!

高台鳴琴,菊圃流芳;高公風範,山高水長!

魏新征:鄧州名人高叔祥——清代台灣最高行政長官

(參考書目:蔣祥樨著《高菊圃太守家傳》、謝獻疇著《贈高菊圃先生序》、王士仁著《高菊圃神道碑記》、馬玉平整理民國《重修鄧縣誌》)

轉自ddnews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魏新征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離歌暢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